官网欢迎访问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招生咨询
招生咨询招生咨询

18123857581



学习资讯About Us

咨询热线

18123857581

学习资讯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课程中心>>学习资讯

北大经院学者著作推介 | 《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

经济学,是格致之学,也是致世之学,是现实观察、理论思考和实证检验的高度统一。如何从纷扰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总结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经济发展规律,对于一代代学人都是艰巨的智力挑战。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经济学研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此推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者著作推介”系列项目,分专业和主题推介本院学者的代表性著作。这些著作内容涵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环境和金融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凝结了学者们对现实问题的长期观察和深入的理论思考,其中不少著作还采取了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假以时日,一定会对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理论不一定是灰色的: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长青的生命之树。通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者著作推介”系列项目,我们真诚的希望优秀的经济学著作能够走进更多人的书房,希望更多的读者和学人能够从中受益。


《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

王曙光  王丹莉 著



《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曙光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王丹莉副研究员合著,201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以系列专题的形式,从宏观的经济制度变迁史的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七十年的经济发展和制度探索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与解析,作者尝试从“制度-目标-路径-文化”四维视角全面剖析新中国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经济过渡和计划经济的探索》,主要侧重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探讨,内容涉及这一时期备受学界关注的一些重要命题:作者以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核心,通过分析改造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来探寻新中国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综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国内外因素,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目标以及赶超战略的制定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在由传统的落后的制度体系向能够高效动员各种资源的制度体系过渡的过程中,新中国第一代领导者选择以相对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方式来推动社会变革。中国式的过渡经济学此时已经表现出了与苏联的差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的时候,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济计划的渐进性与多样性、计划制定中的试错动态调整、地方政府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们在理论层面所描摹出的具有“弹性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后来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还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农村土地与社会变革的思想,并对影响深远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合作所呈现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进而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集体主义文化空前高涨的原因、结果及其与新中国工业化和赶超战略的关联,同时作者也尝试以“契约—产权”视角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演进给出系统的经济学解释。


在中篇《工业化与制度创新》中,作者紧密围绕工业化主题展开了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其中包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投资行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制度设计的演变、农民税费负担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工业化不同阶段的联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经处于集权与分权的动态调整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新中国乡村工业化的特殊实践与农业信贷体制的变革路径等一系列问题的梳理与阐释。这些专题所涵盖的内容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可以更为直接而全面地展现新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在推进赶超型工业化战略过程中所走出的独特路径。作者的探讨不止限于宏观层面,也有基于一手资料进行的微观层面的考察,比如通过温州案例而展开的对民间金融内生成长过程中地方政府与民间部门互动关系的详尽探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有着不同的目标函数,在与中央的博弈过程中,地方政府并不总是充当命令的执行者,它们有时亦是地方利益的保护者,会更加积极地响应民间部门的创新行为。作者的讨论展示了地方政府在推进中国改革与制度变迁中的特殊作用。


下篇《“中国模式”的历史反思》可以视为全书的一个理论小结。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追溯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遗产以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变迁是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系统反思与检视,但并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颠覆式的抛弃,这是一个检视与反思、承继与修正的历史过程,两个时代不能被割裂甚至是对立起来。作者以此为基础,总结和梳理了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脉络与内在逻辑。同时,作者还较为系统梳理了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所表现出的新的动向与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模式的内涵与争议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探讨。研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抑或是“中国经验”、“中国特色”,更宝贵的意义在于确立中国人探讨自我发展道路的自信心与自主性。继而证明了现代化路径的多元性,是“中国模式”的重要价值所在。


就方法论而言,在全书的写作中作者所秉承和努力贯彻的是一种整体史观。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指出的:历史学家应当成为一个具有“通识”的研究者,这并不是一个“历史帝国主义”的观点,而是因为单一的专业知识在解释任何历史现象时都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奏效。因此,我们需要自觉地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有机地融汇和调动各领域的知识,以对历史事实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历史学必须是一种整体的史学,真实的历史并不会自己给自己区分哪些部分是“经济的历史”,哪些部分是“文化的历史”,哪些部分是“政治的历史”。历史只有一个,它是一个多维的历史,而不是被我们现代的知识分工体系所肢解的历史。



主要作者简介

王曙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已出版经济学著作《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中国论衡》《中国农村》《中国方略》《问道乡野》《天下农本》《金融伦理学》《农村金融学》等二十余部,并出版《燕园拾尘》《燕园困学》《燕园读人》《燕园论艺》及《老子心诠》《论语心归》等著作。


发布时间:20-07-29 点击量:3116 次

复制添加微信号:18123857581  了解更多学校招生情况


网站首页 教学项目 课程中心 新闻中心 教授研究 学员专题 网上报名 联系我们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学校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北大校区
通用网址:www.pkuszceo.com

招生热线:18123857581 罗老师
咨询QQ :47268958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扫一扫加QQ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扫一扫加微信

Copyright © 2018-202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9888号-1